前三季度婁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以“材料谷”建設為統攬,大力實施“九大攻堅行動”,全力打好“發展六仗”。全市經濟向上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半年明顯加快,總體呈現“加速恢復、持續向好、韌性增強、質效提升”特征。
一、經濟底盤更“穩”,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一)運行態勢穩。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增幅快于全省、排位靠前。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1.58億元,同比增長4.7%,比上半年加快0.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0.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A類地區第3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7%,居全省第7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2%,居全省第7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2%,居全省第4位;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3%、34.3%和57.4%,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0.4:37.7:51.8。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分別比上半年、1–8月加快1.2、0.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A類地區第5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分別比上半年、1–8月加快1.3、1.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A類地區第4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1%,高于全省3.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A類地區第2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增速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A類地區第3位;金融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1.8%、14.6%,增速分別高于全省1.9、3.5個百分點,均居全省第4位。
(二)產業支撐穩。農業基礎穩。前三季度,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1.59億元,同比增長3.8%。糧食生產形勢穩定。夏糧產量2.27萬噸,同比增長0.9%;早稻產量37.91萬噸,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8.53萬噸,增長3.5%;茶葉、水果等經濟作物產量均保持增長;三季度末生豬出欄321.41萬頭,增長1.4%。工業支柱穩。工業生產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壓艙石”作用更加彰顯,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累計增長4.9%,其中9月當月增長6.7%,比上月加快2.8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金屬制品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制造業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增加值分別增長63.0%、25.9%、6.1%和7.8%。“五好”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全市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5.6%,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增速0.7個百分點,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比達到72.3%。服務業復蘇穩。服務業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有力支撐全市經濟增長。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4%,比上半年提升3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1%、7.7%、11.8%、7.7%和10.2%,均快于GDP增速。1–8月全市391家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6.93億元,同比增長10.3%,比1–7月加快1.2個百分點,行業增長面為62.1%,較上月提高3.5個百分點。
(三)需求恢復穩。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7%。從重點領域看,全市工業投資持續恢復、增長4.5%,比1–8月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5%,有力支撐全市投資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1%;房地產投資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同比下降21.8%。消費市場穩步回暖。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舉辦“樂享生活 幸福婁底”一系列促消費活動,全市消費市場運行穩健。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2.19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9月當月增長6.3%,較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在暑假、“雙節”假日經濟帶動下,旅行相關類消費加快恢復,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7%、11.4%;旅游總收入、總人數分別同比增長68.8%、57%。從商品銷售看,基本生活類商品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實現零售額36.49億元,同比增長9%;石油及制品類支撐作用明顯,零售額增長23.2%。招商引資量質齊升。簽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93個,總投資680.5億元,其中“三類500強”項目8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7家。新注冊“湘商回歸”企業55家,完成進度91%。
(四)民生保障穩。就業物價穩。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35萬人,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95.9%、101.6%。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4%以內。9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5%,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4%;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1%。工業品價格指數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9月份同比下降0.2%。居民增收穩。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91元,增長5.5%,高于同期GDP增速。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16元,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1元,增長6.9%。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2.36,比上年同期縮小0.06。民生投入穩。全市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重點民生領域支出分別增長28.7%、7.3%、10.2%和17.1%。省定34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全面推進,其中22項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二、經濟結構更“優”,發展韌性持續增強
(一)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先進制造業引領增長。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6%,對全部規上工業的貢獻率達93.5%。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3%、快于全部規上工業個16.4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3.1%。“材料谷”建設步伐加快。“材料谷”已聚集規模工業企業470家,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6.7%,高于規模工業增速1.8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新材和工程機械“兩大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對全市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7.4%。新興服務業加速發展。1–8月規上服務業中科學研究技術、租賃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6%、23.2%。數字經濟相關行業增勢較好。前三季度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4%;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80.4%、23.4%;電信業務總量增長25.3%。
(二)需求結構持續改善。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全市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產業投資增長5.1%,快于全部投資增速3.4個百分點,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71.8%,高于上年同期2.3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42.7%,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19.9%,高于上年同期5.7個百分點。消費結構提檔升級。居民升級類和綠色商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前三季度,全市化妝品、智能家電、智能手機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2.1%、16.7%和15.2%;新能源汽車消費持續火爆,零售額增長54.6%、快于汽車類商品零售額56.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占限上汽車消費市場比重提升至13.3%,比上年同期提高4.9個百分點。
三、經濟活力更“好”,發展質效顯著提升。
(一)大企業大項目支撐好。從工業看,前三季度規上大中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97.9%。其中VAMA、安地亞斯、美程陶瓷產銷兩旺,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當月產值均增長30%以上;閃星銻業產量同比大幅提升,銻品當月增長21.3%,黃金增長1.2倍;今年新入統的宏旺新材當月產值環比增長40%,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當月產值增長1.2個百分點。從規上服務業看,前10強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7.53億元,同比增長27.4%,拉動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8個百分點。從項目看,全市項目投資增長5.3%,快于全部投資增速3.6個百分點。248個省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計劃的81.9%、84.9%,均超時序進度。正威婁底電力銅基新材料產業園、愛派爾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制造產業園、半導體顯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二)微觀主體活力好。經營主體培育壯大。截至9月底,全市實有經營主體37.01萬戶,同比增長9.6%,其中企業8.01萬戶,同比增長36.8%;涉稅經營主體達到12.21萬戶、同比增長10.7%。民間投資保持活躍。前三季度,全市民間投資增長8.3%,快于全部投資6.6個百分點,拉動全市投資增長5.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比達到71.1%,較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持續改善。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7.75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8.3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規上服務業實現利潤總額10.12億元,增長8.5%,比上半年加快3.7個百分點。
(三)發展要素保障好。金融信貸保障有力。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047.21億元,同比增長11.8%;各項貸款余額1999.97億元,同比增長14.6%,年內增速保持在14%以上,其中制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分別增長33.3%、24.6%;新增存貸比升至81.71%,較8月末提高2.66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穩步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全社會用電量130.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工業用電量85.76億千瓦時,增長2.3%,比1–8月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9.6%。交通物流加速暢通。全市公路貨運周轉量70.1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7%,郵政業務總量、快遞業務量分別增長14.7%、23.7%。
總的來看,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GDP、第三產業增加值、規工、投資、社零、金融存貸款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好于全省、位次靠前,兩年同期平均增速均快于全國、全省。但也要看到,當前宏觀形勢依然復雜,需求仍顯不足,制約經濟回升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材料谷”建設為統攬,緊抓產業轉型升級、營商環境優化和項目攻堅突破,推動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 上一篇:婁底市“智賦萬企”行動措施實效果好 2023/11/1
- 下一篇:關于第一批湖南省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擬認定名單的公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