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全省“智賦萬企”行動情況通報
2024年7月29日 來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 打印本頁 | 瀏覽: |
各市州、縣市區工信部門,有關企業和機構:
2024年上半年,全省各級工信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加快‘智賦萬企’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步伐”的工作部署,縱深推進“智賦萬企”行動,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智能化底座方面
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完善網絡設施。截至6月底,全省新建成5G基站2.2萬個,累計建成5G基站16萬個,排名全國第8。建成5G虛擬專網數1195個,有效滿足了垂直企業數據本地化、管理自主化等個性化需求。新增物聯網終端用戶649萬戶,累計6554.4萬戶。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優化運營,省際出口帶寬提升至72.7T。株洲、湘潭、衡陽成功入選2023年全國千兆城市,中部首個園區級星火鏈網骨干節點在長沙經開區上線,衡陽移動入圍全國中型城市移動網絡質量前10。中電互聯、華菱湘鋼、中科云谷、湖南移動、湖南聯通等企業承建的5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加快建設,其中中電互聯承建的全國首個電子信息行業二級節點標識注冊量達到3.85億,累計解析量超7.66億。強化算力支撐。全省總算力超6000PFlops,其中智能算力達1600PFlops。長沙超算系統已完成9大類253款基于國產計算設備的軟件移植和適配。湖南省算力調度和綜合管理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多元異構算力互聯互通和統一服務加速實現。
技術研發成果豐碩。人工智能、電子信息、工業軟件等領域48個揭榜掛帥項目完成攻關投入34.3億元,突破關鍵技術150項,獲得專利192項。發布2024年度關鍵產品“揭榜掛帥”攻關榜單21項,42個軟件產品入選2024年度湖南省首版次軟件產品名單。湖南大學等單位完成的“超算與智算融合計算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湖南鋼鐵聯合湖南移動、華為發布全球首個鋼鐵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長沙金維集成電路公司打造國內首顆高精度北斗優先全頻點基帶射頻一體化芯片“NEMO”,山河星航公司推出首款國產輕型運動飛機飛行智慧平臺。麒麟信安服務器操作系統通過國家安全可靠測評,VtripGPT大模型、天幕多媒體大模型、砭石大模型等3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通過國家備案審核。機器人三維視覺引導智能抓取等30余個攻關任務列入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創新主體豐富拓展。首批10個湖南省計算產業生態創新中心啟動建設,涵蓋能源、鋼鐵、信息通信等多個重要行業。新布局智能導航、數字軟件、數字孿生等領域省重點實驗室6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3家,省技術創新中心2家。華為工業軟件工程應用創新中心落戶株洲。網易(長沙)數字產業中心入駐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預計今年8月正式運營。組建長沙量子測量產業技術研究院,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項目簽約落戶望城經開區。中國聯通中南研究院推出人工智能實驗室、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平臺等三大科技創新能力平臺。
(二)智能化供給方面
數字產業發展提速。今年上半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速23.3%,較全省規模工業高16.5個百分點;省重點調度50個項目完成投資149.2億元、為年計劃的51.5%,49個項目開工建設、開工率98%。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同比增長12.8%。軟件業務收入629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13.1%;嵌入式軟件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12.7%;云服務、大數據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收入29.8億元,同比增長13.8%。
平臺建設扎實推進。組織實施2024年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29個平臺入選新一輪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對象。截至目前,25個平臺項目投資完成率超過70%,24個平臺預計10月底前可完成建設任務。全省各類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00個,主要平臺連接的工業設備達到1100萬臺(套),累計研發工業APP超6萬個,匯聚工業機理模型超3.9萬個,采集的數據參數種類超過4.1萬種。
服務體系日益健全。聯合湖南大學、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舉辦校企合作“雙進雙轉”活動,加快推進AI模型、專用芯片架構等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召開全省數字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署推進會、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工作座談會、綠色智能計算產業專家研討會等系列會議,研究推進人工智能、音視頻、綠色智能計算等數字產業創新發展的具體舉措。啟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智能制造進園區”等系列活動,組織專家組深入常德經開區、益陽長春經開區等重點園區,為園區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全省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組織“智賦萬企”活動220場,服務中小企業1.14萬家次。長沙市搭建生物醫藥、煙花鞭炮等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平臺,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安全保障能級提升。實施“智賦萬企”數字安全屏障工程,推動413家企業納入工業互聯網安全和數據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出臺《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支撐服務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遴選25家單位為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支撐機構。舉辦“網安工匠”工業信息安全技能提升培訓班,400余名學員參加培訓。召開湖南省網絡安全技術與保險服務對接會,明確22家單位開展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
(三)智能化應用方面
試點示范加快培育。株洲市、婁底市入圍國家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長沙市入選首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首批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組織遴選湖南省“智賦萬企”十大應用場景及48個典型案例,加速推動數字研發設計、柔性生產制造等十大應用場景在多個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發布2024年湖南省數字化碳管理優秀解決方案名單,16家碳管理板塊、6家節能板塊的解決方案入選。評選2024年先進計算典型應用案例21個、音視頻典型應用案例27個,進一步推動先進計算、音視頻技術在工業制造等領域中的創新應用。
龍頭企業形成引領。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圍繞工程機械、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點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工程機械行業,鐵建重工集團基于自然語言大模型、系統工程建模等技術,構建了地下工程裝備協同設計集成平臺。通過該協同集成平臺,集團數據流轉效率提升超100%、設計效率提升超10%、知識沉淀效率提升超50%。石油化工行業,湖南石化通過采用大數據、故障預測機理建模技術,對機泵群運行狀態監測數據進行實時智能分析,預估設備健康狀態及運行趨勢,設備故障維修率由11.37%降到3.19%,緊急搶修工時率由13.36%降到1.1%。新材料行業,株洲時代新材料通過ERP、SRM、MES、WMS等系統的物流信息貫通,實現供應、生產、銷售、物流全流程業務協同,整體作業人員減少50%,物流成本降低300萬/年,存貨周轉率提升20%。
企業數轉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71364家企業上云、7063家企業上平臺;新建設智能制造企業532家、智能制造產線(車間)843條(個)、智能工位5022個。63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38家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貫標星級評估。
各市州全力抓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貫徹落實,結合本地實際共同推進“智賦萬企”行動取得新進展。長沙市出臺《長沙市支持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的若干政策》,瀏陽市聚焦煙花鞭炮行業,遴選9家集成服務商、67家生態服務商,集合專業團隊深入開展駐地服務,已完成第一批41家試點企業數字化診斷,并可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數字化改造。衡陽市、湘潭市組織開展“智賦萬企”專題培訓班和現場觀摩會,促成多家企業與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達成合作意向。株洲市構建“1+1+1+X”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邵陽市舉辦“數字賦能、全民共享”主題宣講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中小企業場景融合應用路徑。岳陽市打造智慧園區綜合平臺,實現園區安全、環保監管的全流程數字化發展。常德市分地區、分行業開展10場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會,加力推動重點園區和重點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張家界市舉辦“智能制造進企業”活動,為四個區縣有轉型需求的企業開展智能制造咨詢指導。益陽市開展“走進車間”入企宣傳服務月活動,組織國內優秀服務商為30余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評估診斷。郴州市通過“政府補一點、企業出一點”的方式,對全市重點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咨詢診斷。永州市申報近6億元項目資金用于永州市算力中心項目(一期)、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懷化市編制數字化轉型貫標宣傳冊,組織服務商指導企業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婁底市召開全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咨詢指導服務總結會,分行業為意向企業明確數字化轉型路徑。湘西自治州聯合三大運營商落實“三進”要求,按周上門服務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階段,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積極謀劃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改革創新工作,把“智賦萬企”行動推向更高層次,開創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局面。
一是研究制定政策文件。落實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有關部署,出臺《湖南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未來3年推動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
二是增強智能算力供給。持續推進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加強全省算力調度和綜合管理平臺建設運營,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資源和軟件服務能力的綜合服務平臺。
三是著力打造示范標桿。支持相關市州做好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遴選一批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項目,認定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建設省級數字園區。
四是加速推動融合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在工程機械、生物醫藥、音視頻等領域輕量化、私有化部署。加快“智賦萬企”十大應用場景規模化推廣,持續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全力打造智能工位、智能制造產線(車間)和智能制造企業。
五是加快推進資源導入。辦好2024世界計算大會、2024中國工業軟件創新應用發展大會等重大展會,搭建高端對接合作平臺,推動前沿研究成果在我省產業化落地。持續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智能制造進園區”活動,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重點園區落地普及。
- 上一篇:促進數實融合發揮雙重優勢 2024/7/29
- 下一篇:婁底市創發集團行車綜合服務中心成品油日銷售創婁底歷史新高 20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