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部門資訊 > 經濟動態

邁向制造強省,十年來“湖南制造”一路開新局

2022年9月14日 來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字體:
打印本頁 瀏覽:

為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地方工信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策劃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發展成就巡禮重大主題報道。

本期聚焦: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湖南篇丨邁向制造強省——十年來“湖南制造”一路開新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制造一路開新局。

過去10年,湖南錨定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新方向,制造業發展站上新起點、作出新貢獻、樹立新形象,在制造強國中彰顯湖南擔當,由制造大省闊步邁向制造強省。

2.75萬億元增至4.28萬億元,由中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8月6日,央視大型節目《智造中國》開播。節目第一站就是湖南,探訪一輛卡車的智造之旅,體驗“喝著咖啡”開盾構機。

10年來,湖南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制造業由中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全省規模工業營業收入從2.75萬億元增加到4.28萬億元,資產總額從1.78萬億元增長到3.25萬億元。

瀏陽煙花、醴陵陶瓷等區域品牌享譽全球,酒鬼酒、夢潔家紡等優質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工業質量效益提升,湖南獲批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3個,培育國家質量標桿企業13家。

湖南作為最早響應制造強國戰略的省份之一,2015年成立了省長掛帥的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起省領導聯系工業新興優勢產業制度。湖南省3個城市連續5年獲得國務院制造業轉型升級真抓實干督查激勵。

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兩張湖南制造業名片馳名中外,與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將組成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材料、節能與新能源裝備逐步聚集形成3大國家級產業集群;傳統產業加快提質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成長為支撐產業。湖南升級建設“3+3+2”產業集群、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邁出堅實步伐。


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二產業園,國產土壓平衡盾構機“錦繡號”。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等產業平臺落戶湖南,世界計算大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等產業展會國際影響力提升,各方投資者看好湖南、擁抱湖南。

填補國內空白技術200多項,“湖南制造”加快向“湖南創造”轉變

天河超算、北斗導航、全球最大噸位起重機、“海牛”深海鉆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一批代表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中國強度的大國重器,展示湖南先進制造業的風采。


“海牛Ⅱ號”海底大孔深保壓取芯鉆機系統。

10年來,湖南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湖南制造”加快向“湖南創造”轉變。工業領域攻克填補國內空白技術200多項。湖南在全國率先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材料獎勵政策,營造“有產品、市場認、用戶用”的創新應用生態,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2019年至2021年,組織企業參與實施國家“揭榜掛帥”等項目311個,多個項目打破國際壟斷。過去4年,組織實施重大產品創新(強基)項目350個,突破關鍵技術1200余項。

CPU、GPU芯片、碳/碳復合材料等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材料實現國產替代,IGBT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領跑”,“兩芯一生態”成為國內信創工程首選技術路線,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航空發動機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5%以上。

“1個國家級+11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62家國家級+62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形成富有湖南特色的制造業創新體系,支撐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全省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從0.89%增加到1.71%,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保持在80%左右;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八位、中部第一位。

1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億噸,綠色發展擦亮底色

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是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湖南省規模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46.2%、27.47%。難能可貴的是,在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的情況下,規模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不升反降、年均下降8.98%。相當于10年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億噸,節約了9600萬噸標準煤。


中聯重科生產的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

淘汰落后產能,取締地條鋼企業24家,近5年全省共有3061家企業依法依規退出落后產能。整治“化工圍江”,搬遷改造沿江化工企業38家,株洲清水塘、婁底錫礦山等老工業基地舊貌換新顏,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打造郴州等3個國家級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目前,湖南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00家、綠色園區10家、綠色設計產品83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8家,以及一批省級綠色創建示范單位,發布54項省級綠色設計產品團體標準。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中部第一,市場活力持續迸發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湖南又有174家企業入圍,累計達到399家。

緊扣專精特新發展這條主線,全省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7家,共獲得發明專利1.87萬項,主持制(修)定國際標準41項、國家標準831項。


全球首列智軌列車株洲試運,可實現無人駕駛。

覆蓋省市縣三級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年服務中小企業超過10萬家次。10年累計培訓中小企業領軍人才1500人、中高層管理人員2萬人次,支持社會機構培訓各級經營管理人員40萬人次。

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截至2021年末,全省實有企業124.59萬戶,實有資本金10.62萬億元,分別是2012年末的3.8倍、6.8倍,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3萬億元,數字化驅動產業變革

每10秒生產一件鋁輪轂、每80秒造出一臺汽車發動機、每5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有力支撐了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經過10年努力,2021年湖南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1.3萬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支持湖南創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湖南成功培育1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4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設備超過410萬臺(套),推動實現44.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2.2萬家中小企業“上平臺”。43個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項目躋身“國家隊”。

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將于9月投入運行,屆時省內網間訪問時延將降低80%以上。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長沙)正在加快升級,升級后湖南總算力將進入全國前四。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及新一代天河超算。

當前,湖南全省建成和在建規模以上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15.9萬架,建成5G基站7.7萬個,行政村光纖和4G網絡覆蓋率達100%。連續三年組織實施“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

數字產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湖南移動互聯網產業連續八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關鍵軟件能力不斷提升。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

2020年,湖南將打造國家重要制造業高地寫入“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制造業質量效益、創新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長風浩蕩催征程,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揚帆前行。

聯系我們

我們的聯系方式:胡女士15873819507(微信同號)


我們的郵箱:www.ldsqyjxh199@163.com

我們的公眾號:


掃碼關注我們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www.dizhu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版權所有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婁底企業網部門主辦

網站備案號: 湘ICP備2022016690號-1 

網站管理: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網站技術協調電話:

be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