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首臺(套)”,驅動制造業轉型創新
2025年8月22日 來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 打印本頁 | 瀏覽: |
今年湖南認定49項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高聳入云的摩天樓,火舌舔舐著玻璃幕墻,云梯車不到90米高就戛然而止——這是以往高層滅火救援的現實困境。這一局面正在被改變。
在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一臺橙紅色的巨型消防車展開機械臂,猶如鋼鐵巨人般從容升至30層樓高處,90米作業高度與4800L/min滅火噴射能力,刷新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新紀錄,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8月中旬,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2025年度湖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擬認定名單進行公示,中聯重科的90米登高平臺消防車等49項技術裝備產品入選。
顧名思義,首臺(套)意味著是首個“吃螃蟹”,其創新性具有突破意義。根據《湖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管理辦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是指省內企業經過研發創新,其品種、規格或技術參數等有重大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首次銷售但尚未取得規模化市場業績的裝備產品、關鍵系統和核心部件。這類設備認定標準嚴格,要求產品在品種、規格或技術參數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對破解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推動產業鏈自主可控意義重大。
以中聯重科的90米登高平臺消防車為例,超高米段登高平臺消防車是應急裝備行業實力的象征,過去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研發的主要難點,是既要保證舉升高度大于90米,又要確保整車長度小于16米、符合國家法規。”中聯重科技術人員介紹,研發團隊歷時五個月,成功攻克六大核心技術,實現了多項全球首創與行業領先。據了解,該產品上市以來,迅速獲得國內外市場認可,已達成多臺訂單,展現出強勁的全球競爭力。
作為湖南的支柱產業,湖南裝備制造業領域的省首臺(套)裝備看點十足。此次認定的產品覆蓋工程機械、新能源裝備、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一批創新裝備,正從湖南走向全球市場。
專攻“卡脖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在湖南潤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展廳,陳列著一臺高端濕法冶金裝備,通過濕法冶金特種酸浸反應釜,成功解決新能源電池回收領域的痛點。該公司行政部部長楊寧介紹:“動力電池回收中,傳統反應釜在高溫高壓下易被腐蝕穿孔。我們的產品可以使設備耐酸堿度提升三倍,使用壽命延長8年以上。”目前,產品已銷售30臺左右,產品遠銷韓國、印尼、加拿大等國家。
人工智能和裝備制造的融合,是本批產品一大亮點。傳統的人工探傷需要將成品從生產線搬運至空地上,由工人通過“壓電探傷技術”進行作業,效率低且成本高。衡陽鐳目科技的電磁超聲中厚板智能探傷系統,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做到零漏檢、零誤檢、無人化值守,可在2.5米每秒的高速生產線上進行自動化檢測。今年5月,這套系統在河南安鋼周口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投入使用。
從地域分布看,長沙市表現最為搶眼,共有23項裝備入圍,數量全省第一。湘潭、株洲、衡陽等9市也有多家企業的產品入選。反映湖南全省高端裝備制造集群發展態勢良好,多個城市在專用裝備領域形成了各自的技術優勢。今年1~7月,湖南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0%、拉動全省規模工業增長3.8個百分點。
通過“獎勵+補助+多項配套”的組合拳方式,湖南為首臺(套)裝備的創新和市場化提供了多角度、全鏈條的支持。
對經認定的首臺(套)技術設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軟件、首輪次工程流片芯片、首套件基礎電子元器件產品,給予單個產品最高100萬元、成套產品最高500萬元的資金獎勵,并支持其推薦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專項,以促進產品的推廣應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關于2025年湖南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擬支持項目的公示 20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