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部門資訊 > 經濟動態

湖南如何提升先進制造業“壓艙石”作用

2025年1月6日 來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字體:
打印本頁 瀏覽:

持續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在湖南考察時提出的殷切期望。

新能源汽車產量超90萬輛,占全國份額接近十分之一;北斗產業增長逾30%,綠色智能計算產值突破8500億元……這一年,湖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經濟形勢越是復雜嚴峻,制造業越要筑牢根基。2024年1—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突破50%。

面對全球經濟低迷、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湖南如何扛牢制造業大省擔當,向新而行、求質而進?

錘煉看家本領,主體活力更足

“太‘卷’了!”這一年來,記者走訪制造業企業時常聽到這類感嘆。

當前,我國制造業面臨“內外擠壓”,產業的深度調整、格局重塑,落到一家家企業頭上,就是訂單多少、利潤厚薄,不可避免帶來發展的陣痛。

鋼鐵行業受制于前端資源價格波動,國內企業盈利空間大幅壓縮。位列世界500強的湖南鋼鐵集團在細分領域闖出新天地。

瞄準高端船用鋼市場空缺,該集團旗下的湘潭鋼鐵成功研制E40-W700高強船用鋼板,通過6國船級社認證,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湘鋼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鋼領域市場占有率常年位居國內首位?!凹毞诸I域迸發的新增長點,往往就是新的商機。”湘鋼鋼鐵研究院IPD項目經理錢亞軍說。

鋰電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如何從“卷”中突圍?

在中偉新能源展示大廳,一塊電子屏幕展示多款三元前驅體產品?!?系高鎳產品,即鎳占比超過90%,可讓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20%以上,電池壽命提升約30%?!敝袀パ芯靠傇菏紫瘜<矣澊T告訴記者:“卷”價格不如“卷”技術,作為全球率先大規模量產9系高鎳產品的企業,中偉新能源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闖過陣痛期,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打開一片新天地,這樣的事例在湖南還有很多。

立足實體經濟這個根基,湖南全力推進“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點部署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的“三大標志性工程”。2024年1至10月,全省規模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9%,全省39個大類行業全部實現整體盈利。

培育優質企業被擺在首位,要素保障打出“組合拳”。比如,常態化開展“送解優”“一起益企”行動,率先實現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四級平臺互聯互通;依托“湘企融”平臺創新推出“工信e貸”,將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審批時間由45天縮至7個工作日。

政策效果釋放,制造業主體活力更足。中車株洲所、藍思科技營收有望突破600億元,全省11家企業納入千億企業及重點培育對象動態儲備庫。2014年,全省新增24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居全國第5、中部第1;新增6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預計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00家以上,總量保持在2萬家以上。

“堅持主體數量、發展質量‘雙量提升’,夯實制造業基礎,增強發展新動能?!笔」ば艔d負責同志表示。

做大規模和效益,鏈群生態更優

沿湘江北上,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四市串起一條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的產業走廊。從世界最高電壓等級最大容量的特高壓變壓器,到中國載人飛船宇航員出艙的“臍帶電纜”,到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電磁線,這一產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壯大。2024年,衡長株潭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集群晉級“國家隊”,成為湖南第五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建設制造強國背景下,湖南進一步發展先進制造業,面臨不少實際困難和問題。湖南省產業經濟研究人士分析認為,規模上、效益上的短板,都亟待補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鋼鐵等傳統優勢產業面臨“天花板”,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音視頻裝備等新動能總體規模還不大;制造業企業多數位于“微笑曲線”價值鏈中低端,產業鏈延伸不夠,利潤薄、效益偏低。

2024年,湖南設立產業鏈專班,由省領導擔任13條重點產業鏈鏈長。企業難處是什么?產業堵點在哪里?省級鏈長頻繁走進園區、企業,深入一線問需,將解決問題落在實處,集中資源和力量打造一批新增長點。

聚鏈成群、梯度培育,做強存量、做優增量,構建協同發展的新生態,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識。

“工程機械之都”長沙,著力破解主機企業強、配套企業薄弱的產業痛點,專門出臺地方性法規,成為國內首創。“鏈上共舞”,企業嘗到甜頭。長沙市金鉆機械有限公司為山河智能、中聯重科等主機企業做鉆頭配套,這幾年發展迅速?!罢麢C企業研發部門會在產品生產前,對生產線、產品品質等進行調整和把關,帶動配套企業一起成長?!痹摴靖笨偨浝項罘榻B。

在工業重鎮株洲,軌道交通產業裂變出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電力電子器件、汽車電驅、海工裝備等多個細分產業。中車株洲所將軌道交通行業積累的先進技術成功移植到新興產業中,儲能系統出貨量飆升至全國第一。

在湘中老鋼城婁底,一塊感光干膜的解析度做到7微米,相當于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一根手指粗的鋼柱,竟能頂起一輛沉重的卡車……從“一塊鋼”到“一個產業集群”,鋼鐵從以前“按噸賣”到現在“按卷賣”“按片賣”,產業附加值不可同日而語。

“國”字號產業集群不斷擴容。目前,湖南累計培育出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15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強化產業創新,引擎動力更強

2024年12月23日,在株硬集團的球磨實驗室,數十個球磨桶勻速旋轉。每一個轉動的球磨桶里,都有一個新的產品配方。“市場千變萬化,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株硬集團黨委委員、總工程師曾瑞霖說。

硬質合金是“工業的牙齒”,其精度、硬度等功能要求不斷提高。株硬集團組建全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硬質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投入數億元用于新品研發,始終走在行業前沿。

長江之濱,湖南首個現代石化中試基地去年10月在岳陽市云溪區揭牌。中試,是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較小規模試驗,是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環節。

岳陽打造萬億級現代石化產業,必須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該基地一期整合湖南石化、岳陽興長、長煉新材料等5家企業自建基地,配備43套中試裝置和生產線、178臺(套)大型分析檢測儀器。短短幾個月,中試平臺已開展30多項技術的中試研究,開發7個新產品、5項新工藝技術及1套新裝備,實現高品質氫化雙酚A的進口替代。

湖南聚集了一批“大校、大院、大企業”,近年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深度融合,制造業轉型與升級駛上“快車道”。

攻克關鍵技術。我省67個項目進入國家產業基礎創新發展“揭榜掛帥”項目籠子,連續三年滾動實施省級制造業關鍵產品“揭榜掛帥”項目69個,申請專利454項,授權專利208項,誕生了大型民機車架式起落架、碳化硅晶圓雙面拋光設備等一批“首臺首套首創”標志性成果。

完善平臺體系。新認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0個,省級新材料中試平臺2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59家,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大飛機規?;胁浚ㄩL沙)區域推進辦公室掛牌運行,建立了覆蓋主要產業領域的企業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積蓄發展后勁。校企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對稱,是阻礙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一年,湖南開展校企合作“雙進雙轉”活動,線上線下常態化征集發布企業技術需求和校企合作專家清單,為校企精準“牽手”牽線搭橋,促成合作項目415個、合同金額4.76億元,未來三年將新增產值超160億元。

數據顯示,2024年1至11月,全省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4.1%、8.3%,比規模工業增速快?6.8、1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達38.9%,居全國第2、中部第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www.dizhu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版權所有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婁底企業網部門主辦

網站備案號: 湘ICP備2022016690號-1 

網站管理: 婁底市企業聯合會-婁底市企業家協會 網站技術協調電話:

beian